劣油傷身 多蔬果多喝水助排毒
圖.文/陳佑豪
近來的油品食安問題,讓國人談油色變,因此,國內興起一波豬油熱潮。無論是自己炸豬油或是購買店家炸好的油,似乎就可以安心使用,不過,使用豬油真的比較安全嗎?
脂肪的主要成份為脂肪酸,分為飽和脂肪、單元不飽和脂肪、多元不飽和脂肪等,豬油就是飽和脂肪的其中一員。研究發現,若過量攝取,會引起體內低密度脂蛋白(LDL),也就是壞的膽固醇增加,容易造成粥狀動脈硬化等心血管疾病。因此,美國心臟病學會建議飽和脂肪酸的攝取應小於每天總熱量的7%。
以往農業社會中,多數人均屬於大量勞動工作,且肉類攝取不易,動物性脂肪攝取量相對少,偶爾吃豬油時,身體大部分能代謝掉。但隨著時代進步,肉類攝取量不再是難題,反而是容易過量。
根據台灣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結果發現,國人蛋白質攝取量遠超過每日所需,而蔬菜攝取量不足。加上現在工商社會,外食比例大幅增加,容易造成蛋白質及油脂過量攝取,若要另外增加豬油的攝取,恐怕早已超過身體負荷,增加心血管疾病和中風的機會。
◎如何用油才能自保?
在烹調時,可依烹調方式選擇不同的油,例如需要高溫拌炒、油煎時,可選擇發煙點高,耐高溫的苦茶油;一般小火烹調時,可選擇大豆沙拉油;涼拌時,則可以選擇橄欖油或亞麻仁油。
依據油品的特性來選擇適合的烹調方式,並且儘量減少油炸食物的攝取,一週控制在一次以下,多選擇清蒸、燉、烤、滷等低油烹調方式。
烹調時,控制溫度,不要讓油發煙了,才要開始煮,一旦油品發煙,表示油脂已經開始變質,產生氧化物質。
劣質油品中,氧化物質非常多,容易造成身體氧化或產生病變,蔬果中的天然抗氧化物可與之抗衡;選擇當季新鮮蔬果,每天攝取至少3碟蔬菜與2碗水果,達到「天天五蔬果」的基本要求。
平時多喝開水,減少飲料及調味水,讓水分將身體中多餘的毒素移除,加上每週運動3次,每次30分鐘以上,促進新陳代謝,就能靠自己的力量度過油品風波!
(作者為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)
http://news.ltn.com.tw/news/life/paper/826038
姓名標示─非商業性─禁止改作本授權條款允許使用者重製、散佈、傳輸著作,但不得為商業目的之使用,亦不得修改該著作。使用時必須按照著作人指定的方式表彰其姓名。 |